百问十九

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

编辑:Simone 2025-04-19 12:30:11 593 阅读

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

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天津市河西区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杨家庄永音法鼓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天津市河西区挂甲寺街及其周边地区。法鼓原是佛教法器,鼓面蒙江豚皮,形体较大。相传杨家庄永音法鼓的首创者是清代康熙年间天津大觉庵的一位和尚,他剔除佛教音乐的宗教因素,创造出一些鼓牌子,传给附近的村庄,建立起法鼓会,在年节喜庆日演出。

2008年6月7日,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122。

想要了解更多“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的信息,请点击:津门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answer/22554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