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
编辑:Simone
2025-02-14 12:04:12
605 阅读
低血压是指血压低于正常水平,常被定义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90/60mmHg(12/8kPa)。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大出血、脱水、感染、过敏等导致的短期内快速发生低血压,而缓慢发生且逐渐加重的低血压,往往由心脏病和内分泌疾病引发。另外与形体瘦弱、遗传因素有一定关联的原发性低血压,以及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也较为常见。由药物如α受体阻断药、血管扩张药、神经节阻断药等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也会呈现。此外,有些特殊疾病如帕金森病、糖尿病、心脏病等也可导致低血压。
具体的症状包括头晕、视野模糊、恶心、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极度低血压会导致晕厥、跌倒、一过性脑缺血等。当患者突然或者因体位变化、进餐后出现头晕眼花,肢软乏力,心悸出冷汗等症状时,应到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治。诊断血压往往需要通过体格检查与相关问题提问完成,对于寻找具体病因则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查和鉴别诊断。
治疗方法依症状和严重程度而变,症状轻微可通过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善,一旦血压突降则需要及时处理。药物治疗如使用容量扩张剂、血管收缩剂等,也需要慎重使用以防副作用。低血压的预后稍因具体情况而定,生理性低血压一般预后良好,疾病引起的低血压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并尽力避免诱因以减少反复发作。低血压并发症有休克、晕厥等,必须及时进行紧急抢救治疗。
想要了解更多“低血压”的信息,请点击:低血压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article/152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