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十九

实词虚化

编辑:Simone 2025-03-11 00:58:26 616 阅读

实词虚化

实词虚化,语法学术语。指某些实词由于长期在语句中表示某种语法关系,逐渐失去自身的具体词汇意义,变为单纯表示一定的语法关系、发生一定的语法作用,从而由实词演变为虚词。如“把”原来是动词,具体意义是“持,拿”(《战国策·燕策》:“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以后经常用在连动结构中表示支配关系(《后汉书·吕布传》:“相持甚厚,临别把臂言誓。”唐代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诗:“醉把茱萸子细看。”),在这过程中逐渐丧失“持,拿”义,转为表示处置关系,虚化为介词(唐代皮日休《初夏游楞伽精舍》诗:“悠然散吾兴,欲把青天摸。”北宋柳永《定风波》词:“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实词虚化是语法化的一种表现。参见“语法化”。

想要了解更多“实词虚化”的信息,请点击:实词虚化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article/18741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