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Simone
2025-03-11 21:06:04
529 阅读
西坪民歌,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西坪民歌起源于汉朝,绵延不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西坪民歌内容丰富、个性独特,包括大对花、小对花、陪郎、留郎、拜年调、绣荷包、采茶曲、石榴烧火、四六句等三十多个调门。西坪民歌唱腔以真嗓为主,具有独唱、二人唱、多人唱、齐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将演唱与高跷、花轿等众多民间艺术形式结合起来进行表演也是西坪民歌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中含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历史传说等各种题材的民歌近千首,乐器伴奏有无均可,在中原地区不多见。 加强保护和研究西坪民歌,对弘扬民族民间艺术有着很高的文化价值。 西坪民歌的代表性作品有《我在房中绣绒花》《批花线》。
2008年6月7日,河南省西峡县申报的“西坪民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Ⅱ-80。
想要了解更多“西坪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请点击:西坪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article/188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