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十九

筒鞘蛇菰

编辑:Simone 2025-03-23 18:11:17 546 阅读

筒鞘蛇菰

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 f.),蛇菰科蛇菰属草本植物,高15厘米 。根茎肥厚,近球形不分枝黄褐色;表面密集颗粒状小疣瘤和浅黄色星芒状皮孔;花茎红色轮生,基部连合呈筒鞘状,顶端离生呈撕裂状;花序卵球形;花期7-8月 。筒鞘蛇菰的肉穗花序下都长有总苞状的筒鞘,这便是其名称的由来 。

筒鞘蛇菰原产于中国,分布于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 、西藏等地 ,在印度也有分布 。常生于云杉、铁杉和栎树林下,寄生于杜鹃属植物的根上 。其为野生植物,生存环境湿度较大,并有散射光,土壤富含腐殖质、土层较厚,酸性或微酸性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 。

中国是最早将筒鞘蛇菰入药的国家,据《本草纲目》记载:“气味甘苦,无毒,主治醒神、治酒积”;还有清肺热、解热毒 、壮阳补肾的功效,可治疗阳痿、神经官能症、月经过多、慢性肝炎等病 。全草含黄酮、三萜、甾醇、多糖等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抗疲劳、解酒毒、抗氧化等作用 。筒鞘蛇菰为珍稀名贵种类 ,传说周文王过神农架时,醉后不慎将笔失落山崖之下,不成想却为神农架留下了一味奇药 。

想要了解更多“筒鞘蛇菰”的信息,请点击:筒鞘蛇菰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article/20572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