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十九

石黄皮

编辑:Simone 2025-03-24 10:36:54 572 阅读

石黄皮

石黄皮,学名为肾蕨,是肾蕨科肾蕨属的多年生附生及土生植物 。株高30~60厘米 ;根状茎直立,匍匐茎呈棕褐色,有鳞片,有纤细的褐棕色须根,匍匐茎上生有近圆形的块茎;叶簇生,呈暗褐色,叶片呈线状披针形或狭披针形,叶坚草质或草质,干后棕绿色或褐棕色,光滑;孢子囊群成1行位于主脉两侧,呈肾形;囊群盖呈肾形,褐棕色,无毛 。

石黄皮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中国分布于福建、广东、台湾、广西、云南、浙江等南方地区 。喜温暖潮湿和半阴环境,冬季温度不低于5℃。一般在微酸性到中性的疏松土壤中都能生长良好 。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无危(LC) 。人工繁殖可用分株与孢子、块茎、匍匐茎繁殖等方法 ,可全年采 。

据《广西药植志》记载 ,石黄皮味苦、辛,性平,有清利湿热,清肺止咳,解毒消肿的功效,可治疗感冒发热、肺热咳嗽、黄疽、淋浊、体癣等病症 。是室内观叶植物,其叶片可作切花、插瓶的陪衬材料 。其根茎可食用 ,忌与萝卜同食 。

想要了解更多“石黄皮”的信息,请点击:石黄皮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article/20670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