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蚶
编辑:Simone
2024-12-17 06:52:36
556 阅读
泥蚶(学名:Tegillarca granosa)是蚶科、泥蚶属软体动物, 又称血蚶、银蚶、花蚶、蚶子等。 贝壳呈扇形或卵圆形。左右两壳形状相同,互相吻合。长2-7厘米,高2-6厘米。背部两端略呈钝角,腹缘圆。壳顶凸出。表面放射肋发达,18-21条肋上具有极显著的颗粒状结节突起,即放射肋上有厚鳞片,其背面隆起,具有明显的直棱如瓦垅,由顶端一点向四周放射。壳表面白色,被褐色薄皮,生长轮脉在腹缘明显,略呈鳞片层。壳内面平滑,灰白色,边缘有突出的宽锯齿,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深沟。前闭壳肌痕呈三角形,后闭壳肌痕四方形。
泥蚶广泛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在中国沿岸各地均有分布。 泥蚶生活于潮间带中,低潮区和浅海的软泥滩中。 滤食性动物,喜食硅藻类、有机碎屑和桡足类等。 卵生。自然海区每年排卵4-5次,1只壳长3厘米的雌蚶,一次产卵量可达200-300万粒。
泥蚶是中国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其肉味甘咸,性温,入脾、胃、肝经,具有补益气血、健脾益胃、散结消痰的功效。
想要了解更多“泥蚶”的信息,请点击:泥蚶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life/116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