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十九

蒙古栎

编辑:Simone 2025-01-14 06:23:55 581 阅读

蒙古栎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是壳斗科栎属植物。茎秆较高,挺直,树皮灰褐色,上面有裂纹,树冠呈椭圆形;叶片较大,表面深绿色且光滑无毛;花朵较小,淡黄色;果实呈椭圆形,种子灰棕色。花期4—5月,果期9月。 《诗辑》云:“柞,坚轫之木。”古人说“其叶附着甚固”,名曰“柞树”。

蒙古栎原产于中国东北西部兴安岭以南地区,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地区,朝鲜、日本、蒙古及俄罗斯也有分布。 喜光,极耐寒,喜凉爽气候,耐干旱、瘠薄,一般选择土壤酸碱度适中的土地种植,多生于向阳山坡。 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蒙古栎在1992年10月1日被《国家珍贵树种名录》定为二级珍贵树种。

《蒙药正典》记载:“蒙古栎水煎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患处;蒙药多配方用。” 《中国主要木材名称》中记载蒙古栎这类木材材质比较坚硬,适宜用作木工凿子、锤子等工具把柄,所以又有“凿子树、凿刺树”之称。 唐代诗人皮日休《橡媪叹》中写道“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可见唐代末期,蒙古栎的种子“橡子”已是民间的一种粮食。

想要了解更多“蒙古栎”的信息,请点击:蒙古栎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life/13028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