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堂山石窟(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Simone
2025-03-21 07:51:29
566 阅读
响堂山石窟,又称响堂寺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临水镇西纸坊村,最初开凿于北齐,隋、唐、宋、元、明各代均有增凿。
响堂山石窟因在山洞里击掌甩袖,都能发出洪亮的回声,故名“响堂” 。响堂山石窟分为南响堂山石窟、北响堂山石窟(含常乐寺)和水浴寺石窟(小响堂)。南响堂在西纸坊村北的鼓山南麓,现存7窟;北响堂在和村西鼓山之腰,现存8窟,两地相距约15千米。南北响堂共有石窟17座,大小造像4000余尊,并有北齐所刻维摩诘经等重要石刻 。响堂山石窟是研究佛教、建筑、雕刻、美术、书法的宝库,在中国石窟艺术向唐代写实风格的演变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 。
1961年3月4日,响堂山石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响堂山石窟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至二批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想要了解更多“响堂山石窟(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信息,请点击:响堂山石窟(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life/202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