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刺(豆目豆科植物)
编辑:Simone
2025-03-22 20:31:56
593 阅读
骆驼刺(Alhagi camelorum Fisch.)是豆科骆驼刺属半灌木草本植物。 它的茎直立,有细条纹,无毛或幼茎有短柔毛,从基部分枝;枝条平行上升;叶片互生,外形为卵形、倒卵形或倒圆卵形,顶部圆形,有短硬尖,根部楔形,全缘,无毛,有短柄;总状花序腋生,无毛,花长在刺上,花萼钟状,被短柔毛,萼齿三角状或钻状三角形,花冠深紫红色,旗瓣倒长卵形,顶端钝圆或截平,基部楔形,具短瓣柄,翼瓣长圆形;果线形,弯曲形状。 骆驼刺花期为6至7月,果期为8至10月。 因其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草料而得名。
骆驼刺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甘肃和新疆等地,中亚部分地区也有。性喜光、强健耐寒、耐旱、耐贫瘠土壤,喜欢沙漠地带或通气、排水良好处。 骆驼刺主要采用种子和根系无性繁衍。
在《内蒙古植物药志》中记载,骆驼刺的入药部分有叶的糖质分泌物、花及种子。性味功能为味甘、酸,性温,有涩肠止泻,止痛的功效。主要医治痢疾,腹泻,腹胀痛。 骆驼刺的饲用价值高,骆驼四季喜食,霜打后更喜食;春季鲜草,牛较喜食;山羊和绵羊在返青、秋季结实和冬季枯黄后较喜食。骆驼刺在防止土地遭受风沙侵蚀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想要了解更多“骆驼刺(豆目豆科植物)”的信息,请点击:骆驼刺(豆目豆科植物)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life/204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