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十九

南极-艾特肯盆地

编辑:Simone 2025-04-11 05:28:58 517 阅读

南极-艾特肯盆地

南极-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位于月球背面,是月球上最大、最深和最古老的撞击盆地,同时也是太阳系中最大的陨石坑,占整个月球表面积的近四分之一 。

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由小天体直接撞击形成的,直径为2500公里,深度约13公里 ,其中包含芬森撞击坑、冯·卡门撞击坑等地形 ,该盆地地形复杂,有低洼的环形山坑底,也有高耸的山峰。盆地的资源是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 。南极-艾特肯盆地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约40亿年前,接近月球形成的时期,这使它成为研究早期太阳系历史的重要窗口,是月球科学的突破口之一。

1959年10月7日,苏联月球三号探测器成功拍摄到了月球背面的第一张照片 。1968年,阿波罗8号首次观察到南极-艾特肯盆地 。1994年,克莱门汀号月球探测任务首次获得全球数据,并发现月球背面的南极-艾肯盆地内部存在异常的物质成分 。2019年,中国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冯卡门陨石坑着陆,并部署了玉兔二号月球车对南极-艾特肯盆地进行探测 。2020年2月26日,中国的“玉兔二号”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地下40米的地质分层结构 。2024年6月2日至3日,嫦娥六号完成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智能快速采样;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3000N发动机工作约6分钟后,成功将上升器送入预定环月轨道 。

想要了解更多“南极-艾特肯盆地”的信息,请点击:南极-艾特肯盆地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life/21957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