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问十九

陆绩(东汉末年官员)

编辑:Simone 2024-09-28 04:45:35 552 阅读

陆绩(东汉末年官员)

陆绩(约188年-约219年),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庐江太守陆康之子,东汉末年大臣。

陆绩幼读《诗》《书》,长习《礼》《易》,博学多识,天文、历法、算数等无不涉猎。 少有孝名,在袁术家中作客,席上有橘,陆绩为母亲能够吃到橘子,私取三枚藏于怀里。后孙策与张昭、张纮等人共论当时纷乱局势,唯陆绩年少直言,以为诸人所论唯知尚武,不思文德。孙权继位后,任陆绩为奏曹掾,但对陆绩常直言政事不无忌惮,更担心不能为己所用,遂外放为郁林(今属广西)太守,加偏将军。陆绩到任后廉洁勤政,体谅民艰,大兴水利,改善民生。因病卸任归吴时,除简单行装别无余财,船工担心船轻恐覆,其令搬一重石压舱,归后置于宅前,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卒,年仅三十二岁。

陆绩研习经籍,博学多识,尤善星历算术,力主浑天之义,反对盖天之说。并作《浑天图》。另有《周易注》《太玄注》,均佚。今存《述玄》一文,辑入《全三国文》中。

想要了解更多“陆绩(东汉末年官员)”的信息,请点击:陆绩(东汉末年官员)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life/856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