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
编辑:Simone
2025-03-23 12:10:14
572 阅读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百,亦作非白,号芝冈,湖广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人,明朝后期名臣。
熊廷弼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巡按辽东,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提督南直隶学政,两年后因卷入党争而罢官回籍。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军在萨尔浒之战中被后金击溃,熊廷弼被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代杨镐经略辽东,任上斩逃将,造军器,修城堡,派兵扼守各要塞,互为应援,召集流民,安定人心,守备大固,使后金军不敢轻进。明熹宗即位后,他因不进兵而为言官所劾,请求辞职,获得批准。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攻破沈阳、辽阳,熊廷弼再次临危受命,进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仍任辽东经略,提出“三方布置”之策,但与主战的辽东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今辽宁北镇)失守,熊廷弼随之下狱,又卷入党争,于天启五年(1625年)被斩,享年五十七岁。崇祯时获昭雪,谥号襄愍。
熊廷弼遗著有《熊襄愍公集》《辽中书牍》等,今人整理为《熊廷弼集》。
(概述图来源 )
想要了解更多“熊廷弼”的信息,请点击:熊廷弼百科
版权声明:本站【百问十九】文章素材来源于网络或者用户投稿,未经许可不得用于商用,如转载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baiwen19.com/article/205364.html